
04
9月
女孩9岁被奸14岁怀孕流产 靠口才征服世界成为亿万富婆
奥普拉·温弗瑞,黑人女子,美国脱口秀主持人,世界级名嘴。已过知天命之年,长相平平,体重近二百磅,终日苦于减肥,一生与漂亮无缘。她主持的脱口秀节目在一百多个国家播出,并且连续十六年稳坐美国日间电视谈话节目的榜首。除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还是娱乐界明星、商场女强人、慈善活动家、亿万富婆。从身无分文、穷困甚至堕落的黑人孩子到坐拥亿万财富的世界名流,她的人生经历感动和激励着无数人,对全世界的观众来说,她就是美国精神与创业成功的典范。
“灰姑娘”的悲情童年
●严厉的外祖母
1954年1月26日,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考斯休斯考镇,才十八岁的未婚母亲弗尼塔生下了私生女奥普拉·温弗瑞。与她的出生一样,“奥普拉”这个名字也是一个意外。当时,家人根据《圣经》给她取名奥珀(Orpah),但助产士在写出生证时将第二和第三个字母进行了对换,由此她拥有了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名字:奥普拉(Oprah)。
奥普拉出生后,母亲便到密尔沃基当洗衣妇去了,把她留给了严厉的外祖母。外祖母对她十分严厉,做错一点事情都要惩罚,挨鞭成了奥普拉生活的一部分。外祖母在宗教上十分虔诚,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了教堂里。奥普拉一两岁时,便常常被她带到教堂里。除了宗教,外祖母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阅读,所以蹒跚学步时的奥普拉就学会了读书,并会背诵《圣经》中的许多章节,使她在当地小有名气。
因为在家里管教极严,所以小小的她把教堂当成了发表自己心声的一个好机会。这个早熟的孩子第一次演讲时才两岁,她在乡村教堂致欢迎词中讲述“耶稣诞生于复活节”的故事,教民们大为惊讶,不少人称她是天才。这也为她日后从事主持人工作打下了很好的“童子功”基础。
当祖母把她送进幼儿园时,奥普拉竟然写张便条给老师,列举一堆事实证明自己可以直接读高一个年级,倍感惊讶的老师马上给她升到一年级。奥普拉一直认为这是严厉的外祖母赋予的,她说:“我今天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外祖母:我的力量、理性感,所有的一切,都是六岁时确立的。我现在和我六岁时的想法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穷困潦倒的母亲
因为外祖母的严厉和皮鞭,常常使奥普拉做梦都希望换一个生活环境。但等到六岁母亲把她接到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一起居住时,她才意识到与外祖母生活的那六年是多么幸运,才明白外祖母是在塑造她的性格,在教她坚强、虔诚。
母亲的房间已经住满,六岁的奥普拉每天晚上只能睡在门廊里。弗尼塔一边申请福利救济,一边做清扫房子的女仆,收入极少。奥普拉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在她眼里,母亲是一个爱发火的女人,一个对自己没有一丝爱意的女人。当奥普拉还住在农场时,她生下了第二个私生子;奥普拉九岁时,她又生下了第三个。在这些孩子中间,奥普拉是她最不喜欢的。在这座房子里,奥普拉从没感觉到温情,她觉得自己是一个负担,甚至是一个弃儿。
母亲弗尼塔一直想结婚,但一个个的男人来了又走了,她整日处于失意的情绪之中,脾气越来越不好了。
●虔诚的父亲
幸运的是奥普拉八岁时,经济拮据的母亲将她送到父亲和继母所在的纳什维尔。这是一个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环境。她父亲是个勤快又正直的人,有固定收入,经营着一家理发馆和一家食品杂货店。后来父亲又成了市参议会的议员。他们在正式的中产阶级黑人社区有一个家。因为弗农和他的妻子泽尔玛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想亲自抚养奥普拉。
弗农·温弗瑞是个虔诚的教徒,担任教堂的执事,在“联合信仰”教堂里非常活跃,而且像外祖母一样,要求奥普拉参加全部宗教仪式和面向年轻人的活动。在弗农的家中,宗教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切以孩子的学习为中心。在父亲的影响下,她甚至决定长大后当一名传教士,甚至为哥斯达黎加的穷人集资。但这些充满希望的未来在奥普拉九岁时烟消云散了。
●遭受虐待
1963年夏天,奥普拉的母亲想结婚,希望过上一种真实的家庭生活,于是要求奥普拉回到她的身边。因为奥普拉的监护权在母亲那里,父亲最终只得让步,奥普拉回到了以前那个混乱的环境中。
噩梦很快就降到了她的头上,她竟然成了性虐待的对象。第一次是在叔父家,她被一个表哥强奸了,才九岁的她根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接下来的五年里,她又受到过许多男人的虐待,其中有亲戚和她母亲的男朋友。
与许多强奸受害者和受虐儿童一样,她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种可怕的事情而深深自责,并且保持沉默。她说她觉得自己是个坏女孩,直到三四十岁时,她才不再认为性虐待是自己的过错。
三十年后,她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大声疾呼,向虐待儿童的罪行宣战,并发起《国家儿童保护法案》。1993年,克林顿总统签署“奥普拉提案”,将其写入国家法律条文,建立针对儿童的犯罪嫌疑人的国家数据库。
在母亲身边这种杂乱的环境里,又因缺乏父母的管教和指点,十三岁的奥普拉成了一个坏少年。母亲早对她不抱希望,直接将她送进了少儿收容中心,所幸的是,那儿床位已满,奥普拉又被送回到那什维尔她父亲和继母泽尔玛那儿。
十四岁时奥普拉到那什维尔的时候已怀孕了。多少年后,奥普拉还能想起当时父亲考虑如何处理她的这个情况时的那种凝重的神情,父亲最后决定让她生下孩子。但孩子出生两个星期后便夭折了。没有了母亲家中的生活压迫和少女妈妈的负担,在父亲身边的奥普拉开始显示出成功的迹象。
黑“公主”渐入佳境
●荣誉刚刚开始
父亲弗农对奥普拉的学习成绩要求很苛刻,聪明的奥普拉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成为全优生。在校园里,奥普拉越来越活跃,后来又主持高中学生委员会,参加戏剧俱乐部,她的口才和辩才也在学校里有了用武之地,十六岁时她赢得艾尔克斯俱乐部演讲竞赛,并由此得到了到田纳西州立大学深造的奖学金。她还作为那什维尔青年协会代表和东部高中美国杰出少年的代表,赴白宫受到尼克松总统接见。
在接受纳什维尔一家小电台WVOL的采访后,一件事使她选择了后来从事的事业。这家电台的老板是白人,但由黑人管理,听众也主要是黑人,他们想找一个人代表他们参加“防火小姐”大赛。奥普拉被推荐参赛了。实际上防火小姐比赛是个选美比赛,除了奥普拉之外,选手都是白人。奥普拉站在一群白人姑娘中间,觉得自己肯定没有获胜的机会,因此显得非常放松。也正因为这一点,奥普拉获得了胜利,成为第一个黑人“防火小姐”。这次成功之后,她又在一次露天表演中成为第一个“纳什维尔黑人小姐”。但这些仅仅是她后来几十年中所获得的各种荣誉的开始。
1971年高中毕业后,她开始到田纳西州立大学读书。她在大学主修演讲与语言艺术,但对自己未来的设想还是模糊一片。然而,她高中时的“防火小姐”身份给她带来了一个机遇。WVOL电台给了她一份工作:朗读新闻。奥普拉一般在周末朗读新闻,后来有时也在工作日担任广播员。
●当上女主播
接下来,十九岁时仍在读着大学的她,似乎好运不断,一家更大的电台WLAC给了她更高的报酬请她去工作。于是,她又来到这家电台的电视频道WLAC-TV,在该频道担任记者和联合主持人。她是这个频道从事这一职位的第一位女性和黑人。
第一次主持电视新闻时,奥普拉紧张极了,她对自己说:“我要当做自己就是芭芭拉·沃特斯。”这起作用了,她的节目主持得越来越从容了。虽然已经小有名气,但父亲的严格家教并没有一点放松,父亲往往在她的节目后给她最严格的评论,而且要求她晚上无论多晚都必须回家睡觉。奥普拉后来说:“我是全国唯一一个得半夜三更回家的新闻主持人。”
奥普拉在大学三年级时便已赚得年薪一万五千美元,成为一个成功的报道者。在1976年毕业前夕,奥普拉又遇到一次极好的机遇,成为WTZ电视台巴尔的摩驻地的记者和主持人。但她充沛的感情和天真的性格并不适合当新闻主持人,她的报道风格与外表让制片人很是不满。没过多久,她从新闻主持人的岗位上被换了下来,失去了工作。但另一家电视台经理喜欢她的风格,请她去工作,让她与一位男性主持人理查德·谢尔共同主持早间节目《大家谈》。奥普拉一干就是好几年。
●明星诞生
1984年,三十岁的奥普拉来到了芝加哥,并在这里的美国第三大电视市场一下子待了二十多年。当她第一次到芝加哥当主持人时,她主持的节目《芝加哥早晨》收视率极低。她十分担心前景,便找到了电视台经理丹尼斯·斯旺森。斯旺森告诉她,要保持自己的风格!而这种对自己风格的坚持,很快让奥普拉尝到了甜头,节目的收视率在几个月之后开始突飞猛进,最后竟然在访谈类节目的排名中名列前茅,并成了美国最受欢迎的访谈节目。此时,起始年薪二十二万多美元的她,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到芝加哥两年后,她主持的《奥普拉·温弗瑞节目》开始面向全国播出,一下子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至此,一颗明星诞生了。1987年,奥普拉因在电视节目上取得的成就被授予艾美奖。
名主持一跃冲天
●演播界最高薪演员
1986年9月,金氏兄弟公司购买了奥普拉的节目,将之改名为《奥普拉·温弗瑞节目》,并确保节目能够在全国一百三十七家电视台播出。节目在全国播出是奥普拉踏上演艺之路的最重要的一步,因为这使她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性人物。
《奥普拉·温弗瑞节目》连续十四个季节占据脱口秀节目的霸主地位。节目获三十四个艾美奖,其中七个是给主持人的。
而在1985年的时候,昆西·琼斯在芝加哥酒店客房看电视时发现了奥普拉,他正在筹拍由爱丽丝·沃克斯的作品《紫色》改编的电影,寻找索菲亚角色的人选。奥普拉除了大学表演课外,毫无实际表演经验,但他却选她担任这一角色。电影于1985年12月上映,引起观看热潮。
奥普拉出色的表演同时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并于1986年6月获得全国妇女协会颁发的妇女成就奖。而在影片《紫色》荣获奥斯卡提名风潮之后,她的节目收视率直线上升,电影又推动了《奥普拉·温弗瑞节目》的更大成功,1986年9月8日,《奥普拉·温弗瑞节目》被列入一百三十八个城市的辛迪加联网系统,1987-1988年度就此创利一亿两千五百万美元,这一胜利立即使她跃为演播界最高薪演员。
●“奥普拉效应”
奥普拉的节目成了行内的神话,每当电视制片行家谈及收视率,总会提到“奥普拉效应”。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主持人唐·拉瑟提到相对于他自己晚间新闻节目的奥普拉的巨大影响:“奥普拉的效用是巨大的……身为主持最谦卑的方法是,只要提供奥普拉出场作开场白……我必定会获成功。”
在奥普拉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她又遇到了另一位改变她命运的人——杰夫·杰克伯斯,当时的杰夫只是芝加哥一位不出名的律师。杰夫对奥普拉说,一直给别人打工并不能使她真正成功,她应该组建自己的公司。于是,他们两人合伙创建了“哈普娱乐集团”(Harpo是奥普拉名字Oprah的倒置)。公司的总裁是杰夫·杰克伯斯,拥有百分之十的股份;董事长是奥普拉,拥有百分之九十的股份。公司定期制作《奥普拉脱口秀》并出售给各家电视台。在杰夫的精心打理下,哈普集团迅速取得了成功。至2001年,仅《奥普拉脱口秀》一项的营业收入就达三亿美元。
还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奥普拉读书会”,这是1996年推出的电视读书节目。节目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以至于奥普拉选书的那一周,被称为是书市的“奥斯卡周”。而经她推选过的四十七本书,本本都畅销。此外,集团还涉足电影制作、妇女杂志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佳绩。
如今,奥普拉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种品牌和力量,她代表的是女人的一切。她吸引各个阶层、各种肤色、各个国别和各种年龄的男女人士:老人喜欢和崇拜她,中小学生也迷恋于奥普拉疗理时间;她是那些三十多岁的困扰于肥胖和婚姻问题的妇女们的开导老师;丈夫和父亲们也打开频道,向她寻求家庭和单位中人际关系处理的答案;遭受过强奸凌辱的少女视奥普拉为知音,她是她们的偶像和榜样;二十多岁的妇女欣赏她那种沉着冷静地处置困境的风度;她也是寻求成功的黑人少年的榜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甚至开设了一门课程专门研究她,称之为“美国文化现象”。
用口才征服世界——奥普拉·温弗瑞
财富档案
著名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哈泼娱乐集团董事长,在图书出版、电影制作、房地产、股票投资等多个商业领域皆有收获。2003年成为首位进入福布斯排行榜的黑人女富豪,也是最富有的非洲裔美国女人,资产达到10亿美元。1999年,在《财富》全美50位女强人排名中,奥普拉名列第26名。到了2002年,已经排在了第十名。
企业类型:传媒业。
成长记录
她是一个黑人,是一个女性,但在既“重男轻女”又“种族歧视”的美国,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她从贫民窟长大,却一直不停地学习,最终坐上了著名女主持人的宝座,被誉为“脱口秀”女王,还在1998年当选为美国最受推崇的女人之一,仅次于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她推出电视节目“读书俱乐部”,凡是她点名推荐的书,都无一例外地一夜走红成为畅销书,这个节目成为销量攀升10倍的标志!她是出版界的“大红人”。她是全球头号电视富婆,八次电视艾美奖得主,每月都会有杂志以她为封面,著名的黑人刊物把她列为“改变了世界的黑人妇女”中的第一位,但在成功的背后,是无比辛酸、比任何人都艰辛的奋斗史。
在屈辱中学习成长
1954年1月29日,奥普拉出生在美国南方的密西西比州的考斯休斯考,她是一个私生女,父亲当时在服兵役,母亲干些喂猪的杂活来养活自己和她。没过多久,母亲就无法忍受这种生活,将她扔给了祖母,独自去了威斯康星州。
奥普拉的童年是在又脏又偏僻的农场里度过的。那里鱼龙混杂,作为一个受人歧视的黑人小女孩,她9岁时不幸遭到了强奸,但苦难并没有结束,14岁时她跟男朋友曾生过一个孩子,孩子的父亲不闻不问,孩子生出来就死了。
一个14岁的孩子怎么承受得了这么沉重的命运,奥普拉开始自暴自弃,离家出走、偷钱,和比她大的男孩子厮混。母亲看着女儿成了这样,无计可施,只好打电话给她的父亲,要他来接女儿。
由此,奥普拉的人生开始转折。父亲弗农相信严格的家规和学习计划对小孩有好处,他为奥普拉订下了最高标准激励她追求卓越,他要求她在家里和学校都要做读书报告,每个星期都得熟记规定的英文单词。他要奥普拉知道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
父亲的管教、父亲的爱把奥普拉从深渊中救起,引向新的方向。弗农告诉她:“有些人让事情发生,有些人看着事情发生,有些人连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他鼓励奥普拉要做那个让事情发生的人。父亲对奥普拉的期望唤醒了她的内心,在搬去与父亲同住不久,奥普拉决定成为最好、最聪明的人。
接着,奥普拉进入了田纳西州州立大学。在大学一年级时,奥普拉参加了田纳西州小姐大赛,虽然奥普拉并不漂亮,但是凭着自己出色的口才和魅力,她最终获得了“那什维尔黑人小姐”和“田纳西小姐”的桂冠。1973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WTVF电台为她提供了一个职位,她的第一次突破性机会来到了。奥普拉成为主持阿什维尔晚新闻的第一位黑人妇女,当时她才19岁。
对于女儿播出的新闻,父亲是严格的评论者。在他的督促和自身的努力之下,奥普拉在大学三年级时便已赚得年薪15000美元。她成为了一个成功的新闻报导者。有一次,当奥普拉被安排采访小镇的黑人隔离区,她走上前向店主自我介绍,想握握手,店主说:“我们这儿不与黑人握手。”奥普拉反唇相讥:“我打赌黑人是出色的。”
1976年,奥普拉毕业的同时,也遇到了一次很好的机遇,她即将成为WTZ电视台巴尔的摩驻地的记者和主持人。从此,这个黑人女孩又踏上新的航程。
风靡全美的“脱口秀”
年仅22岁的奥普拉成为巴尔的摩电视台最年轻的节目主持人,奥普拉的魅力在于她总有非凡的才能施情于每个人。当报道情绪波动剧烈的新闻故事时,她经常不得不忍住眼泪,电视台经理让她坚强些。尽管人们不大意识到像所有人一样,她的长处同时也成为她的弱点,极度敏感是温弗瑞的弱点,她的脆弱使她无法成为无动于衷、冷眼旁观的新闻报道者。
电视台经理对她所在位置上的表现不满意,再加上许多人批评她“头发蓬松、双眼太分、鼻子太扁、报道情绪化”,奥普拉被降职了,这是她一生中最悲惨伤心的时刻。工作成效不大,她太不适合新闻演播了,9个月后,奥普拉离开了这个岗位,开始做美国广播公司“早晨好,美国”的新闻插播员。在这里,她的亲和力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发挥,由于她的荧屏魅力超过播音技巧,电视台决定让她与理查德·西尔共同主持“巴尔的摩之声”。
以后的7年里,奥普拉和西尔触及了种种议题,从离婚后孩子抚养,到连体双胞胎现象,再到三K党问题,节目空前成功,收视率居高不下。12个城市都选播了“巴尔的摩之声”节目,这个现象引起了芝加哥美国广播公司的WLS电视台的注意。
WLS的负责人丹尼斯·斯万森开始雇用奥普拉和她的制片人,负责“早晨芝加哥”节目,当时这是这个时间收视率最低的节目。温弗瑞问斯万森,她的黑人身份是否会有碍于“早晨芝加哥”节目,丹尼斯说:“你是绿皮肤我也不介意,我所需要的是节目成功,我负责保证成功,我需要你这么去做。”奥普拉签了4年合同,年薪23万美元。
奥普拉在“早晨芝加哥”节目以新主持登台,她用了1个月就打败了广播明星菲里杜纳的节目,后者在此行业统治了整整10年。她以火箭喷发的速度,使芝加哥电视台收视率急剧上升。
1985年,著名导演昆西·琼斯在芝加哥酒店客房看电视时发现了温弗瑞,他正在筹拍爱丽丝·沃克斯的作品《紫色》改编的电影,寻找女主角的人选。虽然奥普拉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但他依然选中了她,这部片子就像是奥普拉的个人传记,也是一个黑人女孩苦苦奋斗挣扎的故事,片子于1985年12月上映,好评如潮。奥普拉以真情感人,同时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还在1986年6月获得全国妇女协会颁发的妇女成就奖。
电影的成功使得奥普拉的节目收视率直线上升,1985年,“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正式成立。此后它成为美国最成功的脱口秀节目。
在当时,脱口秀(TalkShow)是美国历史悠久的电视节目,但历来都是男人的世界,再切实点说,是知识分子讨论时事畅所欲言的“报道式谈话”,如何把传统的TalkShow搞得更有声有色?奥普拉想到了自己在巴尔的摩的成功,她决心发挥自己的长项,做回自我,热诚讲出心底话,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时的奥普拉不算美女,也早过了妙龄。但她的亲和力却让大家感动,她打动观众的力量在于对观众推心置腹、愿意与之分享一切隐秘的真诚。在镜头面前,她公开承认14岁时未婚生子,婴儿出生2星期夭折;在电视节目内,她毫不讳言地承认少时曾有吸食可卡因的经验;甚至在杂志访问中她还透露9岁被强奸的惨痛经历。这些被奥普拉形容为“重大耻辱”的疮疤,奥普拉选择在3300万观众面前哭诉出,事实上,没有人去嗤笑她,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自己的创痛。乔治·麦尔在他的《奥普拉·温弗瑞:真实的故事》里写道:“观众们信任奥普拉,是由于她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而且经常会提一些惊人的问题或暴露自己的隐私……反应是惊人的。”
奥普拉有时与寻常百姓谈论真实生活经验,把节目办得像一次集体心理诊疗。例如,她经常邀请心理专家作为她的联合主持人,让嘉宾在节目中公开他们个人生活中最隐秘的部分。通过循循善诱,奥普拉和嘉宾们共同袒露心迹,共同成长,摆脱了过去的阴影。这是全国性的发泄,大家都开始关心、重视这些特殊的问题和现象。
在四年级时,奥普拉曾想当教师,现在她可为此感到欣慰,因为她每天都在向全国的热心观众上课,“我认为我的电视工作成为我观众们的老师和帮助者”。温弗瑞对付怪人和异样生活方式者的能力使她认识到:“我们都应对自己负责,不管胜利。”她是所有人的心理老师。
一本好书和一个杂志
1988年奥普拉组建哈普制片公司,并以2000万美元买下芝加哥10万平方英尺的演播室,由此成为经商者和董事长,她是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和制作自己的节目的妇女,也是第一个拥有自己娱乐制片公司的美国黑人妇女。
温弗瑞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仍在开拓新的领域。于是,她的旨在宣传经典作品的“读书俱乐部”诞生了。1996年9月,温弗瑞开始在自己的脱口秀节目中推出“读书俱乐部”。她的做法是每个月向全美电视观众介绍一本书,她和大家共同研读被推荐的书籍,并请作者做嘉宾和读者进行面对面的探讨和交流。
这种从未有过的做法立即在美国读书界树起了一面大旗,奥普拉所倡导的“让美国重新开始读书”得到了最全面的响应。经温弗瑞推荐的书籍无一例外地一夜走红成为畅销书。奥普拉的“读书俱乐部”成为销量攀升10倍的标志!她的点金术得到了包括时代华纳的新任总裁迪克帕森在内的出版业巨头的首肯,逐渐发展成对美国出版业最有影响的一股力量。
2000年4月,奥普拉再接再厉,以她名字命名的《奥普拉》杂志第一次登场亮相,创刊便印刷了100万份。每一期的封面都是奥普拉·温弗瑞的照片,而里面的文章则表现了她主持的节目的主题。
这份杂志成为奥普拉人生旅程中的一个标识。她常常把自己的一些痛苦的经历和挫折作为告诫她的观众的范例。正如她在电视台主持节目一样,每天,在杂志付印之前,她仔细阅读每一个字,彻底检查每一张照片。没有节目的时候,她完全可以做到在办公室的电脑前从周二下午3点干到周四晚上8点,再搭上周五一整天。就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正如图书俱乐部一样,杂志一出版便产生了很大的轰动。第一次印刷的100万册立刻销售一空,打到公司要求订购该杂志的电话也不绝于耳,随后增印的50万册也被抢购一空。巴诺书店单独销售该杂志就达到了破纪录的10万册。
奥普拉的追随者说,他们喜欢这本杂志,正如他们喜欢她主持的节目一样。此话不假。奥普拉已经成了他们心中的偶像,男士们更戏称《奥普拉》是“令人着迷的妻子”。一些杂志总裁表示:“我们认为,她身上肩负的并不是一本杂志,而是一项使命。”他们甚至给奥普拉的杂志冠以创造出一项新产品的名誉,即“奥普拉精神”。虽然这个词语听起来比较沉重,但《奥普拉》教会人们明白小孩的死亡或是离婚只是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真实,教会人们改变他们的生活。
现在,奥普拉已经是美国最富裕和最有影响力的妇女,她也是美国的象征。与她的电视形象相对应,她还是一位自己公司卓有成效的董事长。奥普拉的领袖魅力从她哈普公司忠心耿耿的同伴身上便可得以证明,她的制片人玛丽·凯·克林顿说:“我愿意替她挨枪子。”这是她亲近的人中典型的反应。温弗瑞是个真正的创造天才,每天通过电视在让世界变得美好。
成功秘诀
奥普拉说:“我生长在一个没有水电的屋子里,人们不会想到我的一生除了在工厂或密西西比的棉花田里干活之外,还会有什么成就。我深信我可用我奋斗的一生向世人佐证——事在人为的道理。”
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 本文首发于帝都小强
本文首发链接地址: https://www.xudeqiang.com/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