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21

9月

乡愿

《论语·阳货》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乡愿:乡人(老百姓)的心愿,老百姓所共有的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
例如:福从天降,平安如意,福寿延年,福在眼前,四季平安,五福捧寿,松鹤延年,榴开百子,事事如意,平升三级,喜鹊登梅,鱼跃龙门,麒麟送子。

   老百姓的心愿就是人民对物质的渴望,对于这种渴望,被孔子否决了,而且中国古代上层都认为是低俗的,而中国下层人民还是象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充满了对物质的渴望。遗憾的是我们中国总在这个层次停步,达两千年,没有任何理论上的发展突破。造就了中国历代的人民贫困。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理论指导实际两千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当代要肯定乡愿、分析乡愿。而过分的乡愿,今天就叫拜金主义,确是很可怕的。所以要辨证的看待我们当代社会的乡愿。

  上文说孔子否决了人民对物质的渴望,是错误的理解。孔子认为对物质追求比对精神的追求低级,可能是存在的,但是他的教导都是针对当时的“士”(也就是贵族)的,不是基层劳动人民。他认为贵族应该追求仁、义、礼、智、信,而劳动人民只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可以了。

   孔子说的乡愿,不是否定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是否定对老百姓的欺骗。美好生活是要靠艰苦奋斗来获得的,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但是我们大家都是俗人,都会幻想“福从天降、事事如意”之类的事情,这是人性的弱点,会做梦,会回避现实,来麻痹和安慰自己。本来通过安慰和麻痹缓和一下面对现实的痛苦也不是什么太坏的事情,老百姓做做梦也无妨。

   可以偏有人利用我们这个缺点,利用我们的痛苦,来欺骗我们,说什么“你会事事如意的”“你会平升三级的”,让我们产生对他的好感,让我们更加想回避艰苦奋斗,让我们听见“艰苦奋斗、平淡、坚持”之类的忠告会厌恶,反而害了我们。而这些“好好先生”呢,他们实际上是出于自私,出于为了保护他们自己,为了为他们自己谋福,来说这些“好听”的话。甚至,在有人给我们“艰苦奋斗、平淡、坚持”的忠告时,还会跳出来说他“乌鸦嘴”,说本来的“事事如意”让乌鸦嘴说没了。拿出一副替保护我们福利的样子,其实是为了塑造他自己的“好人形象”,最终目的是让大家对他好。这就是乡愿。

  孔子之所以说乡愿是“德之贼”,就是因为乡愿不仅自己伪装成好人,而且还通过混淆是非,把真正的忠告说成是乌鸦嘴,等于是一种盗窃行为,把“德”的形象偷走了。

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 本文首发于帝都小强

本文首发链接地址: https://www.xudeqiang.com/118.html

评论